【垃圾徵費】2024年施行!一文了解垃圾徵費收費、罰款及如何減少開支!
香港垃圾徵費措施歷經多輪公眾諮詢和修訂,終於落實於 2024 年 4 月 1 日生效。我們整合了垃圾徵費 5 大重點,讓你一文了解收費、罰款、垃圾袋購買地點及如何減少處理垃圾的開支!
垃圾徵費幾時開始 ?
垃圾徵費條例預計於明年 4 月 1 日生效。屆時,政府將設有 6 個月的適應期,並在初期向公屋、三無大廈以及鄉郊村屋派發指定垃圾袋。
垃圾收費實施後,市民在以下地點棄置垃圾前須用指定垃圾袋包妥或貼上指定標籤。
- 處所內公用垃圾收集點
- 食環署垃圾收集站
- 食環署垃圾桶站
- 食環署或其承辦
- 垃圾車(包括壓縮型及非壓縮型垃圾車)
- 私營廢物收集商壓縮型垃圾車
垃圾徵費如何收費?
垃圾徵費有兩個收費模式,分別是按袋/標籤收費,及按重量收費。市民需要購買指定垃圾袋或者在處理大型垃圾時支付相應費用,預計三人家庭每月開支需約 $50。
按袋/標籤收費
市民須預先購買指定垃圾袋,包妥垃圾方可棄置。收費為每公升 $0.11,有 9 種大小容量供一般市民使用,包括背心(3 公升 - 20 公升) 及平口設計(20 公升 - 100 公升)。
不同容量的垃圾袋具體收費如下:
容量(公升) | 收費(港元) |
3 | 0.3 |
5 | 0.6 |
10 | 1.1 |
15 | 1.7 |
20 | 2.2 |
35 | 3.9 |
50 | 5.5 |
75 | 8.3 |
100 | 11 |
若為無法放進垃圾袋的大型垃圾,市民須為每件垃圾貼上指定標籤方可棄置(每個劃一收費 $11)。
按重量收費
至於由私營廢物收集商使用非壓縮型垃圾車收集的垃圾,將會按重量於堆填區或廢物轉運站徵收「入閘費」。此模式主要適用於工商業處所棄置的大型或形狀不規則的垃圾。四個市區/新界西北廢物轉運站的收費為每公噸 $395;其他廢物轉運站及堆填區則是每公噸 $365。
指定垃圾袋及標籤購買地點
指定垃圾袋及標籤可在數千個獲授權的零售點購買,包括超級市場、便利店、藥房和網上平台等。具體零售點將於稍後公佈。
市民如何減低垃圾徵費的開支?
市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減少處理垃圾的開支。
源頭減廢
減少垃圾的產生量是降低垃圾徵費開支的關鍵。市民可以從源頭上採取措施,如使用可持續或可循環利用的產品和包裝材料、自備購物袋等。減少垃圾的產生,從而降低相應的開支。
回收
通過回收桶、回收站或社區回收網絡如綠在區區,市民可以建立良好的回收習慣,以此減少產出的生活垃圾。
綠在區區回收物品:
- 慳電膽及光管
- 玻璃樽
- 充電池
- 小型電器
- 紙張
- 金屬
- 塑膠
垃圾徵費違規罰款
當市民使用垃圾袋棄置垃圾時,若沒有將垃圾袋綁緊或有垃圾從袋内伸出等都是違規情況。此外,如果市民需要處理無法放入指定袋中的大型垃圾(例如桌子、書櫃或床墊等),必須貼上指定的標籤,否則亦會被視為違規垃圾。發現此類違規情況可能會被罰款 $1,500。如情況嚴重,以傳票方式檢控首次定罪的最高罰款為 $25,000 及監禁 6 個月,再次定罪的最高罰款為 $50,000 及監禁 6 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