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
  • /
  • 網誌
  • /
  • 【中風】香港常見死因 病發有前兆?了解中風原因、症狀及治療方法

【中風】香港常見死因 病發有前兆?了解中風原因、症狀及治療方法

中風是香港第五大的常見死因,在 2022 年便有超過三千宗與中風有關的死亡個案。中風對患者和家屬而言都帶來沉重的負擔。面對這項高危的疾病,我們能否未雨綢繆?本文將會探討中風的原因、前兆,以及如何預防。

中風原因

中風是指腦部細胞因血管閉塞或爆裂而突然缺氧壞死,導致活動和語言等身體機能受損。具體而言,中風可分為「缺血性中風」和「出血性中風」。

缺血性中風

缺血性中風(Ischemic Stroke)是由於供應大腦血液和養分的動脈受阻而致,佔所有中風個案逾七成。肥胖是缺血性中風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,因為高血脂和過多膽固醇可促使血栓形成,而當血栓隨著血液循環流到腦部時,便有機會造成腦栓塞而引起中風。另外,高血壓亦會使血管硬化,導致血管容易阻塞,誘發中風。

出血性中風

出血性中風(Haemorrhagic Stroke)俗稱「爆血管」,是指腦內血管破裂出血,使大腦的血液循環受擾亂,導致部分區域缺氧;而積聚的血液亦會壓迫腦部,造成腦神經損害。高血壓、腦動脈瘤可導致腦血管破裂,是促使出血性中風的原因。雖然出血性中風的患者比例較少,但死亡率更高。

中風前兆

中風往往是突發,事前沒有任何病徵,但部分病人或早已經歷「小中風」而不為意。小中風正式名稱為「暫時性腦缺血(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,TIA)」,是由腦部血液供應短暫受阻而引起,通常只會持續數分鐘,而症狀亦會在一小時消失。小中風的症狀包括:

  • 臉部、手臂或腿部無力、麻木或癱瘓,通常在身體半邊
  • 言語含糊或難以理解他人說話
  • 單眼或雙眼失明或複視
  • 頭暈或失去平衡

由於發病時間短暫,很多人都不以為然,但有數據指出,近三分一經歷過小中風的人在將來會出現中風,因此及早正視可降低風險。

中風症狀

小中風與中風的症狀十分相似。由於大腦不同部分掌管身體各部分,因此患者症狀將取決於受影響的大腦部分及受損程度。為了把握時間施救,我們可使用 FAST 口訣迅速判斷中風症狀:

Face (面容)

請對方微笑,觀察面部是否不對稱

Arms(手臂)

請對方舉起雙臂,留意其中一隻手臂是否無力而下垂

Speech(言語)

請對方講一句簡單句子,留意言語是否含糊不清

Time(時間)

馬止送院,並記下症狀首次出現時間

誰是中風高危險群?如何預防中風?

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煙、高膽固醇、心房纖顫、缺乏運動以及有腦中風家族史的人都有較大機會中風。要預防中風,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著手,減慢血管硬化的速度。

  • 均衡飲食:避免太多肥膩或甜食,減少食鹽攝取,多食水果和蔬菜等高纖食物,實行「三低一高」飲食原則
  • 作息定時:確保有足夠休息,定時運動並持之以恆
  • 治療慢性病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心臟病患者需定時接受檢查,按時服藥
  • 保持心境平和:妥善處理壓力,學習放鬆
  • 戒煙

中風治療

中風患者如能較早接受治療,便有較大的康復機會。當患者送往救治時,醫生會判斷患者屬於缺血性中風還是出血性中風。如果是缺血性中風,如能把握黃金 4.5 小時接受靜脈注射溶血劑治療,可減少腦部細胞壞死的情況,降低殘疾或死亡機會。至於中血性中風的患者,醫生會判斷出血位置再決定治療方案,如果是由血管瘤所致,就需要進行手術。

復康治療

中風後的復康治療,雖然未必能完全回復身體機能,但可助患者重過生活,減輕後遺症的影響。如患者能在中風後六個月接受治療便更理想。中風患者的治療有三個部分:

  • 物理治療:患者可透過物理治療重新學習肢體控制技巧,保持肢體活動能力,預防併發症(如褥瘡、肩周炎)。持續的鍛煉亦有助刺激腦部重塑。
  • 職業治療:在職業治療中,患者會學習如何自理,透過其他健全的感知功能協助日常生活所需。治療師亦會因應患者情況制定合適訓練,協助重投工作。
  • 言語治療:患者中風後可能會出現溝通問題,言語治療師會訓練患者重建說話時口腔肌肉的控制能力,以及使用輔助的溝通工具。

中風護理

患者中風後往往面臨重大的身心壓力,除了復康治療外,照顧者適當的護理安排亦有助患者改善生活質素。

  • 飲食:部分中風患者的咽喉肌肉控制會受影響以致吞嚥困難,因此照顧者應按醫護人員建議準備食物。進食時應將食物切細,每次只放小量食物入口,並避免太黏、太硬和太滑的食物。
  • 心理:高達三成的中風患者會出現抑鬱症。照顧者應體諒患者處境,與患者一同面對挑戰,而患者亦可向家人或醫護人員坦承傾訴。有需要時更可尋求專業協助。
  • 家居安全:由於中風患者的行動能力可能有所改變,家中環境可以作一些調整以確保他們能安心生活。例如鞋子可放在不容易踢到的地方,避免不小心踩到而跌倒;在浴室,物品應整齊收納並牢固在固定的表面上,以及放置防滑地墊減少跌倒機會。

中風患者出院後,仍需定時覆診監察病情進展。面對這場漫長的復康之路,除了需要積極的心態和親友的陪伴之外,如能提前投保門診保障,便能獲得更切實的支援。「Avo OutpatientGuard 門診保障」包括全年100 次門診服務,亦涵蓋物理治理和心理健康服務,助你為摰親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。

分享
上一篇: 【汽車保險】如何用最低保費買三保或全保?了解無索償折扣率(NCD) 下一篇: 【Digital Nomad】申請數碼遊牧簽證前必知︰熱門地點、主要要求、常見工作、準備事項︱40+國家已有日韓今年新推 返回網誌
##6e68586648edae7e5ba0d269903f2e17501a2f80#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