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
  • /
  • 網誌
  • /
  • 【半月板撕裂】一定要做手術?成因、症狀與治療方法全面解構

【半月板撕裂】一定要做手術?成因、症狀與治療方法全面解構

半月板撕裂(Meniscus Tear)是膝部常見的損傷之一,不論是年輕運動族群,還是中老年人都可能遇上。當膝蓋突然感到疼痛、活動困難,甚至有「卡住」的感覺時,可能就是半月板出了狀況。當半月板受損時,可能會伴隨哪些症狀?一定要做手術嗎?半月板撕裂自然好要多久?以下將由淺入深,為你一一拆解半月板撕裂症狀、成因及手術選擇,幫助你掌握膝關節健康!

甚麼是半月板?

半月板形狀如其名,呈半月形,是膝關節內兩片重要的軟骨結構。它們分別位於膝蓋內側與外側,能平均分散壓力並穩定膝關節。當我們行走、跳躍或轉身時,半月板默默地承受著來自身體的重量與衝擊,卻常常被我們忽略。

半月板不像皮膚那樣有豐富的血管分布,它的血流供應是由外而內逐漸減少的。根據血液供應情況,醫學上把半月板分成三個區域:

區域 血液供應 癒合能力 特徵與治療意義
紅區 外側 1/3,血液供應良好 撕裂後可透過縫合修補,較易自然癒合
紅白交界區 中間 1/3,血流較弱 有限 視乎撕裂嚴重程度及位置,部分可修補
白區 內側 1/3,幾乎沒有血液供應 修補效果差,通常考慮切除受損部分

半月板撕裂症狀

半月板撕裂症狀會因撕裂的位置與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,但大致上患者會經歷以下幾種不適:

  • 膝蓋內側或外側出現疼痛
  • 活動時感到卡住或無法完全伸直、彎曲膝蓋
  • 膝蓋腫脹,尤其在受傷後 24 至 48 小時內最明顯
  • 移動時有聲響或磨擦感
  • 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膝蓋疲累感加劇

半月板撕裂的常見成因

半月板撕裂的成因大致可分為兩大類:創傷性撕裂與退化性撕裂。

創傷性撕裂

這類型的撕裂通常發生在血流較多、較容易癒合的紅區。常見於年輕運動人士,尤其是籃球、足球、滑雪等活動中。膝關節在急速旋轉或劇烈扭曲時容易造成半月板損傷,即使是一次普通的跌倒或突然的轉身,也可能引發撕裂。

退化性撕裂

隨著年齡增長,半月板中的膠原纖維逐漸變得脆弱,抗壓與抗扭的能力下降。一些中年人甚至只是彎曲膝蓋時過度用力,就可能出現微細裂痕,進而演變成較大的撕裂。

此外,過重、膝蓋曾受傷或長期姿勢不良,也是增加半月板撕裂風險的因素。

類型 創傷性撕裂 退化型撕裂
常見年齡 約 35 歲以下 約 50 歲以上
成因 運動時扭傷、跌倒或撞擊 膝蓋自然退化、長期勞損造成結構老化
撕裂位置 多發生於紅區 常在白區
醫療建議 半月板修補術+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多以保守治療為主
預後 成功率高,可改善功能與延緩退化 非必要不建議進行手術

半月板撕裂治療方式

創傷性撕裂多發生在血流充足、癒合能力較強的紅區,因此醫生通常建議進行半月板手術修復或移除半月板碎。由於年輕患者的半月板組織依然健康,手術成功率可高達八成或以上。不僅效果理想,還能有效降低膝關節未來退化的風險。

退化性撕裂的治療存在分歧。對於某些特別嚴重的情況,例如膝蓋反覆腫脹或感到關節卡頓,部分醫生會建議採用手術。然而,根據近年的國際醫學共識,大多數退化性半月板撕裂並不建議進行微創手術,因為其效果未必理想。相比之下,透過物理治療、肌力訓練以及改善生活習慣,更能緩解症狀,並提升膝蓋的功能。

半月板撕裂要做手術嗎?

並非所有撕裂都需要手術處理。退化性撕裂若無明顯不適,常以保守方式處理為主,例如止痛藥、冰敷、物理治療及改善膝蓋負重。

即使成功接受手術,半月板撕裂後仍可能出現膝關節不穩、活動受限或提早退化等後遺症。特別是進行切除術後,膝蓋緩衝能力減弱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軟骨磨損,增加退化性關節炎風險。

半月板撕裂自然好要多久?

視乎撕裂的位置、嚴重程度與患者年齡而定,部分輕微撕裂是有機會透過休息和物理治療自然痊癒的。一般來說:

  • 輕微撕裂:自然癒合時間約 6 至 8 星期
  • 較深層或靠近白區的撕裂:可能需要 3 至 6 個月甚至更久,且癒合機會較低

半月板撕裂之後還可以運動嗎?

初期撕裂後應避免劇烈活動,讓半月板有充分時間修復。待症狀穩定、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評估後,可逐步恢復運動,但應選擇對膝蓋衝擊較低的運動,例如游泳。若太早重返高強度運動,可能會加重撕裂或引起二次損傷。

半月板撕裂雖然不是致命傷,但若延誤治療,卻可能對日常生活造成長期影響。無論你是因運動而受傷,或是出現退化性疼痛,都應及早求診,找出問題根源。Avo OutpatientGuard 門診保障涵蓋多達 100 次門診服務,適用於專科診所、中西醫門診及物理治療,每年還提供一次牙科保健,貼心守護你的健康需求。

分享
上一篇: 【氣炸鍋】如何減少致癌風險?氣炸鍋優點、缺點一覽 返回網誌
##145a223ccc2055a3c60319ae5eeb67d018bcff33#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