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
  • /
  • 網誌
  • /
  • 【大腸癌】症狀、成因一覽 大便隱血需留意!大腸癌篩查計劃 2024

【大腸癌】症狀、成因一覽 大便隱血需留意!大腸癌篩查計劃 2024

大腸癌(又稱結直腸癌)早期症狀不明顯,又易與其他疾病的症狀混淆,令患者延誤診斷。本文為大家拆解大腸癌成因及早期症狀,如體重驟變、大便隱血等。此外,還提供 2024 大腸癌篩查計劃合資格人士、大腸癌篩查流程等相關資訊,讓你更易察覺早期大腸癌形成及了解大腸癌相關風險因素,以採取相應措施(如摘取大腸瘜肉)或多加預防,減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。

常見大腸癌症狀

初期大腸癌可以全無症狀。如發現身體出現以下大腸癌先兆及症狀,特別是出現多於一種大腸癌症狀並已持續超過數星期,建議盡快求醫進行詳細檢查。

大腸癌症狀 1:排便習慣改變

大腸瘜肉發生癌變將會直接影響腸臟功能,令大腸無法再有效吸取水分,以及排出廢物。因此,如排便習慣突然改變或出現以下問題,便要多加留意︰

  • 便秘超過三天
  • 有強烈便意但又無法排便
  • 大便後仍覺得得去不乾淨
  • 腹瀉超過一天
  • 大便形態改變,如變細、呈鉛筆狀或水狀
  • 大便帶黏液及膿
  • 血便、黑便
  • 突然無法控制要排便

大腸癌症狀 2:腹部不適及疼痛

大腸位處腹部,出現腸阻塞便會造成排氣困難,導致脹氣、脹痛及腸痙攣(腸抽筋)等問題。痔瘡、腸易激綜合症、精神壓力等其他原因都可引致類似症狀,因此判斷時可先排除這些相關情況。如過往沒有出現這些情況,而且每次都持續甚久,則有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了。

大腸癌症狀 3:血便

出現深紅色或黑色大便可以是痔瘡所致,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症狀。一方面有機會是大腸瘜肉或大腸癌腫瘤受糞便摩擦而流血,令血液依附在糞便上;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直腸出血的徵兆,絕不能忽視,應立刻求醫。好消息是,大便隱血可經由大腸癌篩查識別,建議定期檢查,及早發現大腸瘜肉及大腸癌腫瘤以作相應治療。

大腸癌症狀 4:持續疲勞

即使休息足夠,仍然感到睏倦?感到虛弱無力,時時面色蒼白?慢性疲勞相對其他大腸癌症狀或許較不明顯,卻可能是身體出現癌細胞、消耗身體能量的結果。另外血便背後的腸臟出血以及排便習慣改變,也可令身體貧血,加重疲勞和無力感。

大腸癌症狀 5:體重無故驟降

癌細胞消耗大量身體能量,而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時,也會使用體內能量;加上大腸癌造成的腸阻塞會改變排便習慣,影響大腸功能,因此大腸癌病患體重往往會變輕。如在短時間內體重無故大幅下降,則要特別留意身體是否有其他異常,甚至有機會患上癌症。

 

大腸癌成因

大腸癌的成因包括︰

年齡

大腸癌一般發生在40歲或以上人士身上,惟近年有年輕化趨勢

家族病史

若有一位或多位家族成員曾患大腸癌,患上大腸癌的機會或會較高

基因遺傳

  • 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(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, FAP)
  • 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 / 林奇綜合症(Hereditary Non-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, HNPCC)
  • MYH 基因變異相關性瘜肉症(MYH-Associated Polyposis, MAP)

患有其他相關疾病

  • 結直腸腺瘤和鋸齒狀瘜肉
  • 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(Crohn's disease)︰慢性炎症性腸病(腸炎)可令罹患大腸癌機率攀升至一般人的2倍
  • 由解膽鏈球菌引起的心內膜炎和菌血症
  • 2型糖尿病
  • 曾患其他癌症,如大腸癌痊癒後再復發;或女性曾患卵巢癌、子宮癌或乳癌

生活習慣

  • 夜間工作
  • 吸煙
  • 酒精攝取量大
  • 少運動
  • 飲食︰高動物脂肪(如加工肉製品)、高脂肪和低纖維的飲食可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
  • 兒童期經歷過腹部放射

  

如何預防大腸癌?

從日常入手,培養良好生活習慣,以及積極應對「三高」等增加患上大腸癌風險的疾病,已可大大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。

  • 多做運動
  • 保持充足睡眠及規律作息
  • 改善飲食的營養結構,增加富含纖維素的食物,如蔬菜及水果;減低每餐肉類的份量
  • 減少攝取或戒除煙酒
  • 積極控制或治療會增加大腸癌風險的疾病,例如腸炎、高血壓、糖尿病
  • 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,如發現瘜肉則及時摘除

 

香港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 2024

發現大腸癌症狀,自然要儘速就診進行詳細檢查。不過最理想當然是平日做足檢查,未病先防,或在疾病早期介入。
衞生署近日宣布 1948 至 1974 年出生的香港居民,2024 年 1 月 1 日開始符合資格參加「大腸癌篩查計劃」。 「大腸癌篩查計劃」(前稱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」)資助50至75歲及沒有大腸癌症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醫療機構接受篩查,預防大腸癌。參加人士會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,以檢測出糞便內是否含有肉眼看不見的微量血液,從而識別早期大腸癌或相關風險。如發現大便有隱血,參加者將獲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,並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,避免瘜肉演變成大腸癌。

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合資格人士

參加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人士必須符合以下資格︰

  • 年滿50至75歲
  • 持香港身份證#或豁免登記證明書
  • 已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(醫健通)
  • 無大腸癌症狀或大腸癌高風險因素,且不曾於指定期限內進行大腸癌篩查或檢查(參閱下一節「你適合或有需要進行大腸癌篩查嗎?」)

基層醫療醫生會親自接見準參加者,以評估準參加者是否適合參加計劃。

#獲入境或逗留准許而獲簽發香港身份證,而該准許已經逾期或不再有效者除外

你適合或有需要進行大腸癌篩查嗎?

政府的大腸癌篩查計劃為沒有大腸癌病徵的人士而設,以識別隱性患者及有較高風險患病的人士,以便他們盡早治療。如參加者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,需接受大腸鏡檢查。因此,考慮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人士應先了解個人身體狀況和病歷,再了解自己是否適宜或需要參加計劃。以下人士不適合不需要進行大腸癌篩查︰

情況 原因
不適合參加計劃
有大腸癌症狀

這類人士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較高,需要接受大腸鏡檢查,
利用末端連接小鏡頭的幼軟管,通過肛門直接檢視大腸壁,
準確地找出大腸有否病變。

由於計劃利用大便隱血測試,探測大腸內壁的微量出血,
因而在沒有出血的情況下,未必能識別病變,可能耽誤病情。

曾患大腸癌
有患上大腸長期發炎的病歷,例如:潰瘍性結腸炎
證實患有遺傳性的腸病,或有直系親屬患有此病
有兩位或以上的直系親屬患有大腸癌
有大腸瘜肉的病歷
不需要參加計劃
過去十年內曾接受大腸鏡檢查,並且結果正常

若沒有明顯的家族史,現時本地的專家建議︰

1. 每1-2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;或
2. 每5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;或
3. 每10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

由於這三種方法效用相若,
所以不需要同時使用或在建議的時間內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。

過去五年內曾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,並且結果正常
過去兩年內曾接受大便隱血測試,並且結果正常

 

大腸癌篩查流程

大腸癌篩查方法簡易安全,只需在家收集樣本,再交回收集點即可。如測試結果呈陽性或發現瘜肉,即會獲安排進一步檢查或治療。

  1. 登記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
    www.ehealth.gov.hk註冊

  2. 尋找基層醫療醫生
    ▪ 瀏覽ColonScreen.gov.hk或於辦公時間致電專線熱線 3565 6288,索取已登記醫生名單及聯絡資料
    ▪ 留意診所展示的計劃標誌

  3. 約見基層醫療醫生
    ▪ 診症當日出示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
    ▪ 由醫生評估是否適合參加計劃
    ▪ 簽署同意書以登記加入計劃
    ▪ 獲取參加者資料包,內附大便隱血採便管

  4. 在家採集大便樣本

  5. 把樣本交回指定收集點

  6. 由醫生安排,通知參加者測試結果
    如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陰性
    ▪ 留意可否大腸癌症狀
    ▪ 每兩年再接受測試

    如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
    ▪ 再次見醫生
    ▪ 了解大便隱血測試結果
    ▪ 轉介接受大腸鏡檢查

分享
上一篇: 【社會保障辦事處】各區辦事處地址及電話號碼一覽︱申請生果金、長生津等有機會要去! 下一篇: 【對付租霸】如何處理租客欠租?4招避開租霸 簽約前留意租霸黑名單 返回網誌
##1c148fef0ba1de6cc7aa160d404f148403fb4cee##